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2024年黃岡市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補貼、申報條件、如下,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有獎,2024年黃岡市高新技術企業有多少家呢?發展如何?需要申報的話歡迎聯系小編溝通哦,
11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熱線:18715065127(微信同號)
支持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加大企業專利申報力度和研發投入認定力度,支持規上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對首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一次性給予20萬元獎勵;對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一次性給予10萬元獎勵。(黃岡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的通知)
黃岡麻城市高新技術企業獎勵補貼
對首次認定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一次性獎勵20萬元,對重新認定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
對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含)以下、5000萬元至2億元(含)、2億元以上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其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超過5%、4%、3%以上的部分,分別按實際支出的10%、5%、5%予以最高不超過5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的補助。(麻城市促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
黃岡武穴市高新技術企業獎勵補貼
鼓勵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對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含復審)的企業給予20萬元補貼。對當年從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R&D經費投入、研發人員占比、高新技術增加值等指標統計的人員給予1200元/年的工作補貼。對當年培育新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并通過黃岡市審核的企業,一次性給予2萬元補貼。
黃岡團風縣高新技術企業獎勵補貼
對首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一次性給予20萬元獎勵;對通過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6萬元獎勵。
黃岡浠水縣高新技術企業獎勵補貼
浠水縣對心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補貼扶持
黃岡蘄春縣高新技術企業獎勵補貼
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加大企業專利申報力度和研發投入認定力度,支持規上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復審通過認定的一次性獎勵8萬元,并對所在鄉鎮獎勵2萬元。高新技術企業、隱形冠軍企業符合縣級鼓勵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獎補資金項目條件的,技改設備補助比例由5%提高到7%。
黃岡羅田縣高新技術企業獎勵補貼
對首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獎勵20萬元,對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獎勵10萬元。
黃岡黃梅縣高新技術企業獎勵補貼
對進入高新技術企業后備庫的企業一次性獎勵2萬元,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一次性獎勵15萬元,對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
黃岡紅安縣高新技術企業獎勵補貼
對企業的產品被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的每1個補貼1萬元,對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含復審)的企業給子15萬元補貼。
黃岡黃州區高新技術企業獎勵補貼
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加大企業專利申報力度和研發投入認定力度,支持規上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獎勵10萬元。
從2011年26家到2021年483家,10年間,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近19倍,是黃岡市高新技術企業突飛猛進的十年,總數居全省第4位。
從2011年的51.9億元增至2021年的255.9億元,10年間,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完成增加值增長近5倍。
高新技術企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是衡量區域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10年來,我市打出一套組合拳,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和發展。
政策引導,優化創新環境——
在頂層設計上,先后出臺《黃岡市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工程實施方案》等文件,堅持一盤棋,層層壓實工作責任,凝聚全域抓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的強大氣場。
在政策支持上,對通過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首次入選省級“瞪羚”“潛在獨角獸”“獨角獸”“駝鹿”等科創“新物種”的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50萬元、8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全市納入高新技術產業統計年產值過億元的企業,其年產值增速或增量各前5位的給予產值進步獎勵,單個企業獎勵30萬元。
讓企業應享盡享稅費優惠政策。2021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享受所得稅優惠和加計扣除金額23.97億元,是2016年的15.2倍。
梯度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群體——
精準服務,多舉措做實申報認定。全市累計組織開展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培訓會83場次,培訓4000余人次,指導申報企業做好知識產權申報、研發費用歸集等,確保關鍵條件“達標”。市科技局連續七年被評為全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先進集體。
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數、通過數、通過率、總數在全省均處于領先位次。僅2022年上半年,全市培育高新技術企業600家,第一批申報高新技術企業270家,申報數居全省第1位。
實施企業技術創新行動。2021年,圍繞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紡織服裝等領域實施技術攻關項目68項、揭榜掛帥項目8項,授權專利3218件,12項科技成果獲省科學技術獎勵。
高新技術企業實現量質雙提升,為黃岡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22.2億元,同比增長13.3%,增速居全省第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