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官方版!2025陜西省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線上線下全流程解讀,企業認定條件原則解析
根據官方版解讀!2025陜西省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線上線下全流程解讀,企業認定條件原則等內容,詳情如下,西安市、寶雞市、咸陽市、銅川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漢中市、安康市、商洛市10市需要咨詢申報的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您解答指導!
免費指導電話:15855199550(可加v)
專業做項目申報12年,申報經驗非常豐富,有很多大企業成功案例!小編可以為您帶來關于高新技術企業、商標軟著專利等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非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標準、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學技術獎、規上企業、老字號、新產品、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設計、掛牌上市、軟件開發、網站外包定制、百度關鍵詞排名、SEO優化等眾多項目輔導規劃。
填報方式:線上填報+線下報送
填報平臺: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平臺
【2025陜西省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認定標準與解讀】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需同時滿足專、精、特、新、鏈、品六個方面指標。
參評要求
參評企業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工商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企業未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失信主體名單,提供的產品(服務)不屬于國家禁止、限制或淘汰類,同時近=年未發生重大安全(含網絡安全、數據安全)、質量、 環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稅等違法違規行為。
解讀1: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首先應具備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且在規模上應屬于中小企業,依據《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企業可使用我部門戶網站的中小企業規模類型自測小程序進行自測。
解讀2:“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結果為準;“嚴重失信主體名單"以信用中國查詢結果為準。
解讀3:所稱“重大安全(含網絡安全、數據安全)、質量、環境污染等事故”是指產品安全生產安全、工程質量安全、環境保護、網絡安全等各級監管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 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 等法律法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解釋,部門規章以及地方法規等出具的判定意見。
解讀4:申報原則
1、應已經是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2、對于已成為我部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或單項冠軍產品的企業,不再推薦新申報“小巨人”企業。
3、對于與我部已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存在控股關系(持股/被持股比例超過50%)的企業,以及同一集團內生產相似主導產品的企業,不予推薦。
專業化指標
堅持專業化發展道路,長期專注并深耕于產業鏈某一環節或某一產品。截至上年末,企業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3年以上,主營業務收入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不低于70%,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不低于5%。
解讀5:截至上年末,企業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3年以上。一是判斷的時間是截至上年末;二是3年是從事所申報的細分市場的時間,不是簡單的企業成立時間。
解讀6: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的計算公式是: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企業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企業上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2
精細化指標
重視并實施長期發展戰略,公司治理規范、信譽良好、社會責任感強,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注重數字化、綠色化發展,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等環節,至少1項核心業務采用信息系統支撐。取得相關管理體系認證,或產品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產品認證(國際標準協會行業認證)。截至上年末,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
解讀7:企業資產負債率的計算公式是:企業資產負債率=上年末企業總負債/上年末企業總資產。
特色化認證
技術和產品有自身獨特優勢,主導產品在全國細分市場占有率達到10%以上,且享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擁有直接面向市場并具有競爭優勢的自主品牌。
解讀8:技術和產品有自身獨特優勢,且享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是定性判斷的重點內容,申報企業應當在申報書的企業簡介部分充分說明。
解讀9:主導產品在全國細分市場占有率達到10%以上。一是強調是主導產品,也就是企業核心技術在該類產品中發揮重要作用,且該類產品收入之和占企業同期營業收入比重超過50%。二是細分市場占有率10%以上,不接收第三方機構出具的證明材料,企業只需提供1000字以內的說明即可。
解讀10:所稱擁有自主品牌是指主營業務產品或服務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①產品或服務已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正式注冊。②產品或服務已經實現收入。
創新能力指標
滿足一般性條件或創新直通條件。
1、一般性條件。需同時滿足以下三項:
①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近2年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均不低于3%;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5000萬元-1億元的企業,近2年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均不低于6%;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5000萬元以下的企業,同時滿足近2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8000萬元以上,且研發費用總額3000萬元以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重50%以上。
解讀11:
● 三項中的第一項主要是研發收入指標。總體上,為不同收入水平的中小企業都提供了通道。1億元及以上為一檔,近2年研發強度要求均不低于3%,5000萬元到1億元為一檔,近2年研發強度要求均不低于6%;5000萬元以下為第三個檔,要求近2年新增股權融資合計8000萬元以上,且研發費用總額3000萬元以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重50%以上。
● 特別要注意的是,股權融資必須是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所稱“股權融資”是指公司股東稀釋部分公司股權給投資人,以增資擴股(出讓股權不超過 30%)的方式引進新的股東,從而取得公司融資的方式。所稱“合格機構投資者”是指符合《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或者《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按照上述規定完成備案且規范運作的創業投資基金及私募股權。
一般性條件。需同時滿足以下三項:
②自建或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設立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③擁有2項以上與主導產品相關的Ⅰ類知識產權,且實際應用并已產生經濟效益。
解讀12:三項中的第二項是研發機構指標。要強調的是,自建的研發機構也是允許的,該項條件是要求企業有規范的研發機構,提供的佐證材料能夠證明研發機構的條件和能力即可。
解讀13:三項中的第三項是知識產權指標。申請企業要注意四點。一是2項以以上。二是必須是Ⅰ類知識產權,包括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三是不包含轉讓未滿1年的知識產權。四是實際應用且產生經濟效益,如果企業的專利與企業的主導產品沒有關聯,也是不符合的。目的是希望企業的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嚴防為申報而購買專利。
2、創新直通條件。滿足以下一項即可:
①近三年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三;
②近三年進入“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50強企業組名單。
解讀14:即符合兩條創新直通條件中的其中一條,可以不用符合創新能力指標的一般性條件要求。
解讀15:國家級科技獎勵包括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以及國防科技獎。
解讀16:“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50強企業組名單是指該大賽正式發布的名單,對于2024年申報企業,需是2021年以來進入名單的。
產業鏈配套指標
位于產業鏈關鍵環節,圍繞重點產業鏈實現關鍵基礎技術和產品的產業化應用,發揮“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等重要作用。
主導產品所屬領域指標
主導產品原則上屬于以下重點領域:從事細分產品市場屬于制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軟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或符合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或屬于網絡強國建設的信息基礎設施、關鍵核心技術、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領域等產品。
解讀17:
● “鏈”和“品”的要求,認定辦法已經做了闡釋,主要定位于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請申請企業認真對照,評估自身是否符合這兩方面要求。雖然是定性指標,但卻是審核的重點,由專家進行判定。
● 從現有“小巨人”企業來說,60%以上是工業基礎領域,就是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電子元器件、關鍵基礎軟件和產業技術基礎;其他的主要分布在比如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人工智能、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新能源汽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
● 專家審核時,不僅看企業的產業領域,還要看在產業鏈中的作用,同一個產業鏈上,不同環節發揮的關鍵性作用和產品的技術含量也差別巨大。
2025陜西省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流程
(一)省級培育階段
1. 省級專精特新的“入場券”邏輯
省級專精特新認定是國家級申報的必要前提。以湖南省為例,其要求企業需滿足“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基礎指標,并建立“三鏈兩群”產業布局(如寧鄉市已培育26家國家級“小巨人”)。核心要點包括:
專業化深耕:聚焦細分領域3年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占比≥70%;
創新能力儲備:研發費用占比超行業均值,發明專利儲備≥1項;
產業鏈定位:明確企業在區域產業鏈中的“補鏈”“強鏈”作用。
2. 政府培育體系的賦能路徑
地方政府通過“政策輔導——資源對接——長效培育”三級服務體系加速企業成長。典型案例包括:
長沙模式:依托國家級園區搭建“專家——企業”直通平臺,針對性解決材料編制、評價體系認知盲點;
稅收杠桿:如貴港市港北區稅務局定向提供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增值稅留抵退稅等政策,2024年“小巨人”企業研發投入同比增長7.8%。
(二)國家級申報
1. 申報流程全景圖
國家級“小巨人”認定采取“梯度培育、擇優推薦、動態管理”模式,2025年第七批申報要點如下:
線上填報:通過工信部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平臺提交材料,需同步完成法人實名認證;
省級初審:地方工信部門重點審核企業信用(信用中國、國家企業信用公示系統查詢)、財務數據真實性;
部級復核:工信部組織專家評審,對研發投入、知識產權關聯性等關鍵指標進行“穿透式”核查,并抽查10%企業實地驗證。
2. 六大核心指標的戰略拆解
(1)專業化:時間壁壘與增長韌性
細分市場深耕:截至2024年末,企業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3年(非企業成立時間);
收入結構: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5%,且占比≥70%。
(2)精細化:治理能力與數字化底座
資產負債率紅線:≤70%(2024年因經濟波動,該指標淘汰率達23%);
數字化滲透:至少1項核心業務(研發、生產、供應鏈)實現信息化系統支撐。
(3)特色化:市場統治力與品牌溢價
市場占有率:主導產品全國細分市場占有率≥10%,需提供1000字自證說明(第三方證明非必需但可加分);
品牌護城河:自主品牌需滿足商標注冊或已實現收入,且與知識產權強關聯。
(4)創新能力:研發強度與成果轉化
分層指標:
營收規模
研發費用占比
附加條件
≥1億元
≥3%
需自建/聯合研發機構
5000萬-1億元
≥6%
2項I類知識產權
<5000萬元
-
股權融資≥8000萬+研發費≥3000萬
創新直通車:近三年獲國家級科技獎(前三完成單位)或“創客中國”全國50強,可豁免研發強度要求。
(5)產業鏈指標:戰略價值與安全貢獻
“三空白”定位:需證明企業在關鍵領域實現“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如國產替代、卡脖子技術突破;
領域適配性:主導產品需屬制造業核心基礎件、網絡強國建設等國家重點領域,工業“六基”企業通過率超60%。
【2025陜西省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常見問題】
1、與前幾批“小巨人”企業申報工作相比,第六批“小巨人”企業申報組織工作對企業要求有什么新的變化?
答: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是我部今年不再接收由第三方機構出具的“上年度國內細分市場占有率”證明作為佐證材料。
二是企業無需提供國內發明專利證書等材料,填報數量即可。需要強調的是,涉及如海外發明專利、集成電路設計布圖等其他I類知識產權的,仍需提供佐證材料。我部將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加大數據共享力度,國內發明專利數據以國知局提供的數據為準。
三是企業需提供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作為財務數據的佐證材料,審計報告需為會計師事務所上傳到注冊會計師行業統一監管平臺報備賦碼的電子原件,并填報對應審計報告編碼。
四是新增或調整了部分填報項。例如,新增了對企業近三年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負債總額的統計,以及排名前三的主要產品名稱、收入總額及其運用的主要I類知識產權名稱的統計,研發機構建設情況也新增了重點實驗室這一類別。同時,將部分比率指標調整為系統自動計算。
2、與前幾批“小巨人”企業復核工作相比,第三批“小巨人”企業復核組織工作對企業要求有什么新的變化?
答:除與第六批“小巨人”企業申報組織工作變化一致外,本次明確提出考慮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三批復核工作對“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不低于5%”不作要求。
3、在認定遴選過程中,是否區分所有制?
答: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堅持開放原則,所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工商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企業,不區分所有制,都可以申報。認定遴選過程中,堅持統一標準,對各類中小企業一視同仁。
4、不接收第三方機構的證明,企業該如何說明自己的細分市場占有率?
答:企業提供有出處的數據,符合實際、邏輯合理即可。這里的數據,可以是具體數值,也可以是某一量值,能說明細分市場占有率大于10%即可。
5、對通過認定的,怎么證明是“小巨人”企業?
答:企業可以登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平臺,平臺上的“企業信息”欄可查詢企業是否是“小巨人”企業。
6、“小巨人”企業審核時是否搞區域平衡?
答:“小巨人”企業審核堅持同一標準,“一把尺子量到底”,不搞區域平衡。
以上就是小編將為大家具體講解的內容,希望會對大家有個幫助!有任何項目問題都可以找小編指導。
需要咨詢高新技術企業、軟著專利等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非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標準、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學技術獎、規上企業、老字號、新產品、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掛牌、網站外包定制、百度關鍵詞排名、SEO優化等更多政策項目的請直接聯系漁漁:
免費咨詢:15855199550,微信同號,為您解答指導。